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以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对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
四、个性化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将更有利于新课改的落实:
1、有高尚的师德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
2、要真正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水平,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怎么样,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怎么样,然后在根据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在现实中的应用,适当的穿插一些事实,尤其是与生活有关的新闻事件,或者是与电影电视剧有关的故事情节,解析其中的可能与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心得体会《对新课改的心得体会》。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引导学生解析,还要有适当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不要偏离课堂太远,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任何一个优点和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相互的、同一的矛盾体。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解决好这一对矛盾。首先是老师的“教”。在我们国家的这种教育体制下,“教”是很重要的,又特别是在高中,无论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兴趣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就特别重要了,课堂效率也就更多的体现在教的效率上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呢。
(1)、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学大纲,整体把握,重点突出;
(2)、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内容的合理,时间安排的合理,不一定按书本的章节来。
(3)、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师备课的一大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探索发现的学科,就是了解认识人本身及身边环境的学科,因此,我们不乏生活实例,加之介绍一些大的相关科学发现,我这样的课堂是轻松的、活跃的,学生会感兴趣的。理论上,教学这对矛盾中,学是重要的,主要的。但是,他需要教师的刺激、点拨。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就很重要,这也要靠教师的课堂技巧来生动活化课堂。
四、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身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好的培养,既缺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识,也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结果自己的悲剧又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对此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必须让学生学会自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案和提前设计一系列梯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今后学习和处理能力。
五、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的合作,从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合理分组,小组成员一般以4—6人为宜,按照兴趣和自然单位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兴趣一致。并且要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激发小组每一个成员最大的潜力通过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是的每个成员在合作中发挥最大力量,从而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落实新课改,就要贯彻好新课改理念的精髓,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 ……此处隐藏10956个字……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的教学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追求惟一的正确答案。教学内容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
2、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师不自觉地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大步骤”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3、有时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时间时间过少,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课堂讨论效果有限。
4、展示积极,但是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所有人都参与的效果,并且学生们还没有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规规矩矩、死气沉沉,而是希望还课堂一派生机与活力。努力改变我们教师自己,积极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所有教师应当努力去做的!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0暑期,我又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及教学艺术培训。培训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教育的意蕴”,还是解读“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思考“完美的教学”,还是关注“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像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 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匪浅。
一、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
二、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掌握知识的?一般认为是我们教会的,我们不教他们怎么会呢?而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带着空空的脑袋来我们的科学课堂,对于不少问题,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最要紧的是,这些常常与科学理论相悖,同时也往往被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不屑一顾或不堪一击的“理论”,却是学生长期经验加智力活动的产品,是他们“心中的科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必须让教学来自生活,回到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必须让课堂与生活血肉相连。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命气息——生命性教学。华东师大教授叶澜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已经成为事实。然而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活”而不“实”的倾向:
一是“对话”变成“问答”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然而,事与愿违。如“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问题充斥课堂,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设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二是“自主”变“自流”——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为了让学生自主,教师没了主见,教学无主次,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有的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学生的后面,对学生百依百顺,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实属新版的“放羊式”。
三是“小组合作”秀——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更不管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为了讨老师的欢心,学生也总是“有模有样”地合作探究。时间差不多了,即使学生正处于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教师一个手势,合作学习便戛然而止,每位学生迅速返回,端坐其位,准备汇报。小组合作探究成了一种装饰性的教具,学生则成了教师所谓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小组合作”秀的道具。
四是为夸奖而夸奖——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和表现,一味给予表扬,课堂上“棒棒你真棒”、“行行你真行”之类的赞赏时起彼伏。这种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但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操作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在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师自身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文档为doc格式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复大心得网 www.xtgmm.com 版权所有